Akademska digitalna zbirka SLovenije - logo

Rezultati iskanja

Osnovno iskanje    Ukazno iskanje   

Trenutno NISTE avtorizirani za dostop do e-virov konzorcija SI. Za polni dostop se PRIJAVITE.

1 2 3
zadetkov: 29
1.
  • 經皮穿腔血管成形術-初步的經驗與實施操作方法之探討 經皮穿腔血管成形術-初步的經驗與實施操作方法之探討
    張晉民(Jinn-Ming Chang); 楊建芳(Chien-Fang Yang) 中華放射線醫學雜誌, 09/1982, Letnik: 7, Številka: 3
    Journal Article

    榮民總醫院放射線部榮民總醫院放射線部於民國70年11月至71年7月期間,首度使用經皮穿腔血管成形衛(Preca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以下簡稱PTA),治療八例動脈血管確化狹窄或阻塞性病灶,結果六例臨床症狀皆獲改善,其中一例因而免除截肢之厄運。由於PTA為一實施方法簡單,併發症發生率少,病人所需住院時間短,花費少,而且其術後血管通暢率(Patency ...
Celotno besedilo
Dostopno za: UL
2.
  • 迴盲瓣-電腦斷層攝影表現 迴盲瓣-電腦斷層攝影表現
    賴炳宏(Ping-Hong Lai); 潘慧本(Huay-Ben Pan); 吳銘庭(Ming-Ting Wu) ... 中華放射線醫學雜誌, 03/1994, Letnik: 19, Številka: 1
    Journal Article

    本研究的目的,是使用電腦斷層攝影(CT)來評估正常的迴盲窩及迴盲瓣,我們將曾接受過CT檢查的無迴盲窩病變90人及有迴盲窩病變10人之CT片,3位放射線科專科醫師作回顧性覆審。依迴盲瓣在CT所呈現的不同影像而分成4種類型。第Ⅰ型成Ⅴ字型的瓣膜樣式,第Ⅱ型爲看到迴盲腸瓣膜的肌肉,第Ⅲ型看不到瓣膜,只看到末端迴腸及盲腸靠近之處,第Ⅳ型屬於找不出第Ⅰ至Ⅲ型,有些甚至分不出盲腸及末端迴腸。第Ⅰ及Ⅱ型均可表示迴盲瓣的位置,而第Ⅲ及Ⅳ型則無法判定。在無迴盲腸窩病變之組別中,第Ⅰ型54人(60%),第Ⅱ型25人(28%),第Ⅲ型10人(11%),第Ⅳ型1人(1%)。所以無迴盲窩病變可認出迴盲腸瓣膜的機率很高爲88%(79/90)。在第Ⅰ及Ⅱ型中,有9例可見瓣膜的脂肪浸潤,而1例可見瓣膜的脂肪瘤。造成CT影像呈現第Ⅲ及Ⅳ型的原因,包括跳切(Skipped Slice),假影,右側大腸袋萎縮或不明顯,腫塊效應,腸旋轉不良,可動性盲腸(mobile cecum),手術切除等。在有迴盲腸窩病變的之組別中,包括原發性盲腸癌3例,遠端迴腸淋巴瘤1例,原發性卵巢癌轉移3例及闌尾膿瘍3例。Ⅰ及Ⅲ型各1例,其餘皆爲第Ⅳ型。在迴盲腸窩病變中90%不能正確指認迴盲瓣但其中44%經病經證實瓣膜仍是完整無病灶。故可能是周圍的腫瘤或發炎反應,引起迴盲腸及瓣膜的痙攣收縮,或腫塊效應而致誤判。
Celotno besedilo
Dostopno za: UL
3.
  • 超音波掃描術與經皮穿肝針剌胆道攝影術對阻塞性黃疸的診斷... 超音波掃描術與經皮穿肝針剌胆道攝影術對阻塞性黃疸的診斷及其相關研究
    張晉民(Jinn Ming Chang); 何永仁(Yung Zen Ho); 吳峻吉(Chun-Chi, Wu) 中華放射線醫學雜誌, 12/1982, Letnik: 7, Številka: 4
    Journal Article

    基隆海軍醫院放射科囘顧複閱(Retrospective ...
Celotno besedilo
Dostopno za: UL
4.
  • 支氣管動脈栓塞術治療大量咳血病患-四病例報告 支氣管動脈栓塞術治療大量咳血病患-四病例報告
    陳名聖(Ming-Sheng Chern); 張晉民(Jinn-Ming Chang); 楊建芳(Chien-Fang Yang) ... 中華放射線醫學雜誌, 03/1990, Letnik: 15, Številka: 1
    Journal Article

    許多作者定義在48小時內咳血量超過600cc就可稱之為大咳血。這類有生命危險的咳血常伴隨在病人罹患肺癌或其他肺部慢性發炎的狀況下發生。 大咳血的死亡率隨著出血的速度增加而上昇,主要是因為血塊嗆著呼吸道因而窒息死亡,所以應視為一種急症立即處理。經導管支氣管動脈栓塞術(bronchial arterial ...
Celotno besedilo
Dostopno za: UL
5.
  • 厚皮骨贅病-病例報告 厚皮骨贅病-病例報告
    石明誠(Ming-Chen-Shih); 陳坤煌(Kuen-Huang Chen); 葉力仁(Lee-Ren Yeh) ... 中華放射線醫學雜誌, 12/1993, Letnik: 18, Številka: 4
    Journal Article

    我們報告一例厚皮骨贅病的病人。他是一位31歲男性病人,或許是由於有明顯肥厚的杵狀手脚指,自16歲即一直被診斷為肢端肥大症。病人因腹瀉住院檢查,其賀爾蒙、血液生化分析及蝶鞍電腦斷層掃描等都與肢端肥大症表徵不符。在一般膝關節攝影X光片上,意外發現有明顯的骨膜增生現象。進一步的長骨X光片篩檢,在上下肢長骨和兩手的短骨皆可見到相同的骨膜增生變化。進一步的理學檢查,也發現有明顯的頭皮增厚跡象。因此我們診斷此病人為完全型厚皮骨贅病。 對於一個疑似肢端肥大症的患者,我們認為須注意有無長骨骨膜增生及頭皮增厚的變化,以便與厚皮骨贅病作鑑別診斷。
Celotno besedilo
Dostopno za: UL
6.
  • 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電腦斷層表現 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電腦斷層表現
    賴炳宏(Ping-Hong Lai); 周宜宏(Yi-Hong Chou); 吳銘庭(Ming-Ting Wu) ... 中華放射線醫學雜誌, 03/1993, Letnik: 18, Številka: 1
    Journal Article

    我們收集了本院從1980年至1990年,經過電腦斷層檢查位於腹部及軀幹的惡性纖維組織細胞瘤,共有21例。其位置分佈如下:腹部包括後腹腔5例,腰大肌1例,骨盆腔2例,腸骨窩4例,大網膜1例及脾臟1例;而軀幹包括背部4例,前胸部1例及股臀部2例。經過電腦斷層檢查病灶的最大徑由5至30公分(平均13.3公分)。腹部腫塊的形狀有卵圓形及小葉形二種。腹部者,等於及小於12公分,常為卵圓形(5/6;83%);而大於12公分者,常為小葉狀(6/8;75%)。軀幹者,則通常為卵圓形。一般而言,未注射對比劑前,腫瘤的密度比正常肌肉稍低(9/13;69%)。而注射對比劑後,腫瘤的密度高於或等於正常肌肉者佔86%(18/21)。而在大於5公分的腫瘤裡,95%可發現一些散佈性的低密度區域(+30至-10Hu),代表著壞死或出血。病灶內有鈣化者佔9.5%(2/21),可以呈點狀或結節狀的局部性或廣泛性分佈。腫瘤常局部侵犯至周圍的器官及組織。骨盆腫瘤侵犯至精索(2例)及腹部腫瘤侵犯至腹膜前脂肪層(1例),是我們特別的發現,這在文獻上仍未報告過。而轉移至肺、肝、骨及淋巴腺等則可在某些病例發現。
Celotno besedilo
Dostopno za: UL
7.
  • 膝關節攝影術對半月板病變之評估 膝關節攝影術對半月板病變之評估
    吳銘庭(Ming-Ting Wu); 陳坤煌(Kuen-Huang Chen); 徐少克(Shao-Keh Hsu) ... 中華放射線醫學雜誌, 03/1993, Letnik: 18, Številka: 1
    Journal Article

    半月板病變為膝關節疼痛之重要病因。國內以往習以關節鏡作為第一線檢查工具,自從磁振造影術問世,已成為膝關節病變的最佳診斷利器。但在國內尚未能普遍實施之際,我們運用傳統的膝關節攝影術來檢查半月板,研究其病變的類型及分佈位置,並與膝關節鏡所見比較,以探討兩者之相關性及優劣處。我們回溯性地分析一年來163個病人的半月板攝影像,選出十分明確的病變加以研究,發現裂傷在內側半月板有43處(78%),在外側者有12處(22%)。整體而言則以內側後角之病灶最多(69%)。163個病人中有24人後來接受關節鏡檢查;兩者報告一致者16例;互異者8例,其中關節攝影偽陰性或不確定診斷者有2例,皆在外側半月板。關節鏡檢查偽陰性者有4例,皆在內側後角。另有2例兩者描述不合。關節攝影的長處在於對邊緣及後角(尤其是內側後角)之裂傷或剝離較易偵測。但對外側半月板之前後角較不敏感。關節鏡檢查擅於偵測前角、中緣的病灶及前十字韌帶等並可作適當的手術,但內側後角常是關節鏡檢查的死角。關節攝影的結果可提供關節鏡操作者參考,選擇更適當的切口以提高診斷率。對於膝關節半月板病變之診斷,兩者有互補其短、相輔相成的角色。
Celotno besedilo
Dostopno za: UL
8.
  • 腎實質性腫瘤之超音波診斷 腎實質性腫瘤之超音波診斷
    陳昭安(Jau-An Chen); 張晉民(Jinn-Ming Chang); 許重權(Chung-Chuan Hsu) ... 中華放射線醫學雜誌, 12/1984, Letnik: 9, Številka: 4
    Journal Article

    複閱腎腫瘤病例,榮民總醫院於民國70年及71年兩年間,藉超音波檢查診斷為腎實質腫瘤,並經病理證實者凡36例,各種腎實質腫瘤,有其超音波圖形上的特徵;腎細胞瘤大多數(68%)為不均勻(heterogeneous)且高迴音性(hyper-echoic)腫瘤,低迴音性腫瘤僅占14%;畸胎瘤兩例均呈現混合型(mixed-type)迴音,而且腫瘤內脂肪成分所造成極強的高迴音區與明顯的腫瘤後壁迴音衰減為其特徵;移行上皮細胞癌位於腎竇內,可將腎竇撐開,而腫瘤本身多半為低迴音區(50%)或等迴音區(34%)。威氏瘤(Wilm's tumor)及神經胚芽瘤(neuroblastoma)是小孩最常犯的腎腫瘤;前者位於腎臟內,一般外緣平滑整齊,內部多為均勻高迴音(67%)腫瘤;後者源於腎上線,外緣極不規則,內部為不均勻的高迴音腫瘤。
Celotno besedilo
Dostopno za: UL
9.
  • 腎動脈狹窄之靜脈注射數位化贅影消減血管攝影術 腎動脈狹窄之靜脈注射數位化贅影消減血管攝影術
    張晉民(Jinn-Ming Chang); 黃賢正(Suen-Tseng Huang); 王石甫(Shih-Pu Wang) ... 中華放射線醫學雜誌, 03/1988, Letnik: 13, Številka: 1
    Journal Article

    榮民總醫院放射線部自民國75年1月至民國75年12月止,對56位高壓患者實施靜脈注射數位化贅影消減血管攝影術(intravenous digital subtraction ...
Celotno besedilo
Dostopno za: UL
10.
  • 頭頸部動脈硬化之診斷-主動脈注射數位化去贅影血管攝影與... 頭頸部動脈硬化之診斷-主動脈注射數位化去贅影血管攝影與選擇性常規頸動脈攝影之比較
    鄧木火(Michael Mu-Huo Teng); 張遵(Tsuen Chang); 郭萬祐(Wan-Yuo Guo) ... 中華放射線醫學雜誌, 03/1989, Letnik: 14, Številka: 1
    Journal Article

    二十三例懷疑頸部或顱內動脈硬化或阻塞病例之常規頸動脈攝影與主動脈注射對比劑之數位化去贅影血管攝影(arch-DSA)比較,發現arch-DSA對於頸部與顱內動脈血管硬化病變之診斷可得到相當令人滿意之品質,其檢查結果與常規動脈攝影大致相同,因此它適用於頸動脈分支及顱內大血管之檢查。對於內頸動脈阻塞之病例,arch-DSA比常規動脈攝影更容易顯示大腦中動脈系統之側枝循環。惟arch-DSA的缺點是①對於顱內小血管之顯示因受空間解析力之限制及血管重疊的影響,檢查效果較差;②少數病例血管狹窄程度看來比常規動脈攝影嚴重;③在頸部內頸動脈有較長段之高度狹窄時,可能顯示為血管阻塞。
Celotno besedilo
Dostopno za: UL
1 2 3
zadetkov: 29

Nalaganje filtr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