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kademska digitalna zbirka SLovenije - logo
E-viri
Celotno besedilo
  • 《王魁負桂英》的當代映象:以京劇、豫劇、歌仔戲編演為例
    張啟豐(Chang Chi-feng)

    民俗曲藝, 09/2020 209
    Journal Article

    臺灣戲曲發展自1970年代起,面臨多重挑戰,但亦有所發展,在劇本寫作方面,或著重以劇作精神突顯時代特色,以主題內涵傳遞人文關懷,此可以俞大綱京劇劇本《王魁負桂英》(1970)為著例,該劇首演後引發現代戲劇界與傳統戲曲界熱烈討論及好評,劇中深掘桂英內心,著重「情探」,郭小莊詮釋的焦桂英已成為其舞臺形象代表之一。豫劇《王魁負桂英》(1990),則由生活化角度層層營造,凸顯桂英為愛付出的專情形象,王海玲唱作俱佳所形塑的桂英,以「誓探」著重於質問與確認,不僅藉豫劇表演而有淋漓盡致的發揮,更標誌出桂英的主體位置。而廖瓊枝歌仔戲劇本《王魁負桂英》(1998),可知其以劇場實踐經驗為基礎、以演出為考量的編寫觀點,廖本情節多所創發,桂英形象亦有改轉,著重「事探」,廖瓊枝所詮釋的焦桂英,不僅為其代表作,更與自身生命經驗相映照。文中藉由釐析京劇、豫劇及歌仔戲之文本衍發、植基於文本的表演詮釋,以及演員各具特色的表演版本,不僅展現傳統戲曲同源異貌的當代映象,更標誌文本與表演在臺灣戲曲發展脈絡所代表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