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MB - logo
UMNIK - logo
 

Rezultati iskanja

Osnovno iskanje    Ukazno iskanje   

Trenutno NISTE avtorizirani za dostop do e-virov UM. Za polni dostop se PRIJAVITE.

1 2 3 4 5
zadetkov: 728
1.
  •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抗HBV疗效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抗HBV疗效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王丽丽 梁跃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 Letnik: 33, Številka: 7
    Journal Article
    Recenzirano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作为一线抗病毒药物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近年来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一些患者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终点。介绍了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指征及随访,主要总结了基线特征、HBV基因型、HBV突变耐药、患者服药依从性、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或病毒感染、血清维生素D水平几个方面对NAs抗病毒疗效的影响,表明把握恰当的抗病毒时机,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教育,治疗过程中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合并症及耐药情况有助于提高NAs的抗病毒疗效,延缓肝病的发展进程。
Celotno besedilo
2.
  • 足背动脉穿支蒂皮瓣修复前足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观察 足背动脉穿支蒂皮瓣修复前足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疗效观察
    陈玉兵 王丽丽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2017, Letnik: 31, Številka: 5
    Journal Article
    Recenzirano

    目的探讨足背动脉穿支蒂皮瓣修复前足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月-2016年6月,应用足背动脉穿支蒂皮瓣修复前足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16例。男10例,女6例;年龄17~65岁,平均28.5岁。致伤原因:重物砸伤9例,交通事故伤7例。左足7例,右足9例。创面均位于跖跗关节以远前足背侧;合并肌腱外露10例,骨外露6例。急症修复9例,择期修复7例。创面范围5.0cm×4.0cm~7.5cm×7.0cm。皮瓣切取范围为6cm×6cm~9cm×9cm。结果1例皮瓣术后第2天开始出现张力性水疱,皮瓣肿胀较严重,经对症处理后愈合;其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术后16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颜色、质地、厚度均与周围正常组织相似,患足能正常穿鞋及负重行走。结论足背动脉穿支蒂皮瓣手术操作简便,无需牺牲主干血管,是修复前足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有效方法之一。
Celotno besedilo
3.
  • 靶向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多物种奶及其奶制品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靶向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多物种奶及其奶制品鉴别中的应用研究
    陈雨湉; 任一平; 王丽丽 ... 分析化学, 2021, Letnik: 49, Številka: 9
    Journal Article
    Recenzirano

    基于靶向蛋白质组学技术,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高分辨质谱/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建立了一种鉴别奶牛、水牛、牦牛、山羊、绵羊、马、驴和骆驼共8个物种奶的分析方法.针对8个物种奶中6种乳蛋白酶解产生的特征多肽进行分析,利用同位素内标法实现多条多肽的同时检测及比较,通过理论多肽分析、实际多肽检测、干扰考察、线性与最大酶解时间比较,最终筛选出13条特征多肽.依据13条特征多肽对模拟混合奶样品中的不同物种奶进行分析,对市售16个奶制品中的奶源物种进行鉴别.结果表明,特征多肽在奶源物种鉴别中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特异性,本方法对多物种奶制品行业的质量控制与监管具有参考价值.
Celotno besedilo
4.
  •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抗HBV疗效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抗HBV疗效的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王丽丽 梁跃东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7 7
    Journal Article
    Recenzirano

    核苷和核苷酸类药物(NAs)作为一线抗病毒药物在临床上广泛使用。近年来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一些患者难以达到满意的治疗终点。介绍了慢性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指征及随访,主要总结了基线特征、HBV基因型、HBV突变耐药、患者服药依从性、是否合并其他疾病或病毒感染、血清维生素D水平几个方面对NAs抗病毒疗效的影响,表明把握恰当的抗病毒时机,治疗前对患者进行相关知识教育,治疗过程中定期随访,及时发现合并症及耐药情况有助于提高NAs的抗病毒疗效,延缓肝病的发展进程。
Celotno besedilo
5.
  • 利用实验测量的Pd表面d带电荷密度描述喹啉催化加氢活性 利用实验测量的Pd表面d带电荷密度描述喹啉催化加氢活性
    李顺林; 王丽丽; 吴萌萌 ... 催化学报, 2020, Letnik: 41, Številka: 9
    Journal Article
    Recenzirano

    杂环化合物如喹啉等在Pd表面发生较强的化学吸附,占据活性位,导致钯炭催化剂活性低.因此,需要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是催化剂电子结构与表面吸附、反应活性的关联,这也是精准设计和调控催化材料结构的科学基础.本文针对喹啉选择加氢制1,2,3,4-四氢喹啉反应,利用有序介孔炭载配位结构精准调控的金钯合金作为模型催化剂,描述金属d带电子特性对吸附络合物稳定化能和催化活性的决定性影响.在原子水平确认了AuPd纳米催化剂具有与块体合金相似的结构,排除了共晶体或核壳结构.通过调变Au和Pd浓度,实现了Pd-Au配位数由0?8的精确调控.利用XPS和XANES测量了Pd位点上d带和非d(sp,主要是s)带得失电子数,将其定义为d带电荷密度(d charge),发现其与Au-Pd配位数密切相关.在喹啉选择加氢反应中,Au50Pd50和Au67Pd33催化剂的活性最高,与纯Pd催化剂相比,活性提高了11倍.进一步将合金电子结构与反应活性相关联发现,合金催化剂中Pd位点d带电荷密度与反应物生成活性络合物的活化熵(ΔS0*)和转化频率(TOFPd)成线性相关.有序介孔炭载AuPd合金催化剂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在反应中未见金属表面偏析、聚集和流失.金属位点d带电荷密度描述符为含强吸附质反应中高性能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新原理.
Celotno besedilo
6.
  • 审视历史:法雷尔《冲突》中的多维历史书写 审视历史:法雷尔《冲突》中的多维历史书写
    王路晨 王丽丽 外国文学研究, 2015, Letnik: 37, Številka: 5
    Journal Article

    J·G·法雷尔的《冲突》自1970年出版以来就赢得广泛青睐,在2010年"失落的布克奖"评选中拔得头筹。评论界多把它置于"大房子"文学研究的框架下,有的研究者甚至认为《冲突》中的历史感不足,没有体现爱尔兰复杂的历史发展进程。本文认为此观点忽略了文字背后隐含的多维历史书写:法雷尔首先在情节中插入了书信与报纸,并以官方报道中的"大历史"与小说中主要人物亲身经历的"小历史"之间的碰撞与冲突,展现了不同历史书写之间的张力与悖论;其次,作者运用隐喻的手法描绘了英-爱阶级现实生活的场景,再现了英-爱冲突双方势力此消彼长的历史进程;最后,通过展现不同人物对特定历史事件的解读,静态的历史事件与动态的个人言说相互映照,融汇成一幅多维立体的历史画卷,不仅显示出作者对英-爱纷争历史的关注,也透析出他对20世纪中后期北爱尔兰陷入暴力循环怪圈的焦虑。
Celotno besedilo
7.
  • 二氧化钛负载金催化剂: 界面效应 二氧化钛负载金催化剂: 界面效应
    邵斌; 赵雯宁; 苗樹 ... 催化学报, 2019, Letnik: 40, Številka: 10
    Journal Article
    Recenzirano

    自从发现TiO2负载金纳米粒子对CO氧化具有催化活性以来, 人们努力探索Au/TiO2催化剂上催化活性位点的化学本质. 大量研究表明, Au/TiO2催化反应的活性位点位于金颗粒-TiO2载体界面处, 催化剂活性通常与界面周长成正比. 因此, 无论是金颗粒的大小还是二氧化钛表面的化学性质都决定着Au-TiO2界面结构和催化活性, 即Au颗粒和二氧化钛表面之间的电子结构和几何相互作用.
Celotno besedilo
8.
  • 实时直接分析-质谱法快速检测饮料和尿液中的γ-羟基丁酸 实时直接分析-质谱法快速检测饮料和尿液中的γ-羟基丁酸
    刘佳蓉; 黄忠平; 刘会君 ... 分析化学, 2018, Letnik: 46, Številka: 5
    Journal Article
    Recenzirano

    建立了一种实时直接分析-质谱法(DART-MS)用于饮料(水、碳酸饮料、啤酒)和尿液中γ-羟基丁酸(GHB)快速检测.样品经甲醇-水(1﹕1,V/V)溶液稀释后,在负离子模式下,以选择离子扫描(SIR)模式进行直接定量分析.离子化气体温度为350℃,进样速率为0.5 mm/s.针对水样、碳酸饮料、啤酒、尿液样品,本方法的检出限(S/N=3)为1~2 μg/mL,定量限(S/N=10)为3~5 ...
Celotno besedilo
9.
  •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王丽丽 雷长城 现代医药卫生, 2015, Letnik: 31, Številka: 1
    Journal Article

    近年来,冠心病患者日益增多,且呈现年轻化趋势,随着对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是一个血管炎性反应过程。血管炎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病机制和本质特征,贯穿了动脉硬化发生、发展整个过程。最终导致急性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等并发症发生。在以潜在人群为基础的研究中,非特异性系统炎症标志物如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血清淀粉样蛋白酶A和纤维蛋白原(Fg)等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风险的分类、分层。
Celotno besedilo
10.
  •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断方法探讨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诊断方法探讨
    叶紫梦玮; 戴璇; 刘亚鸽 ...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21, Letnik: 27, Številka: 7
    Journal Article

    R443.8%R587.1;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iabetic osteoporosis,DOP)是高血糖在人体骨骼系统中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慢性并发症,已成为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致死、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是评价骨质量的常用指标之一,但其并不完全适用于DM患者,特别是2型糖尿病(type 2 ...
Celotno besedilo
1 2 3 4 5
zadetkov: 728

Nalaganje filtrov